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0
AI & Data

AI 江湖本無路,有了 Data 便有了路系列 第 2

Day 02: 資料英雄的崛起:資料科學家、分析師與工程師的三角關係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前言:江湖中的門派之分

昨天我們確立了數據作為 AI 基石的核心心法。但光有心法還不夠,真正要將數據煉成黃金,需要不同門派的高手通力合作。在數據江湖中,最常被提起的有三大角色:資料工程師 (Data Engineer)、資料分析師 (Data Analyst) 與資料科學家 (Data Scientist)

許多人對這三個角色的分工感到困惑,甚至認為他們做的事情差不多。今天,我們就來徹底釐清這三者之間的三角關係,以及他們如何在一個 AI 專案中協同作戰。


各司其職的數據英雄

想像我們要打造一個電商的「智慧推薦系統」AI 專案,來看看這三位英雄如何發揮所長:

1. 資料工程師 (Data Engineer) - 基礎建設的築路者

核心任務: 打造穩定、高效的數據管線 (Data Pipeline)。他們負責從各種來源(如 App 點擊、交易資料庫、使用者日誌)收集、儲存並處理數據,確保資料的品質與可用性。

AI 專案中的角色: 他們會建立一條自動化的管線,將使用者的瀏覽、點擊、購買等行為數據,源源不絕地送到資料科學家能取用的地方。他們就像是確保水源乾淨且暢通的「水利工程師」。

2. 資料分析師 (Data Analyst) - 戰情洞察的解讀者

  • 核心任務: 從現有數據中挖掘商業洞見。他們擅長使用 SQL 和 BI 工具,將數據轉化為報表和儀表板,回答「發生了什麼?」以及「為什麼會發生?」等問題。
  • AI 專案中的角色: 分析師會先探索歷史銷售數據,發現「購買 A 商品的顧客,有很高機率也會購買 B 商品」。這個洞見,就成為了科學家建立推薦模型的絕佳起點。他們是戰場上的「情報官」。

3. 資料科學家 (Data Scientist) - 未來預測的煉金術師

  • 核心任務: 利用統計學與機器學習,建立預測或分類模型。他們不僅要分析過去,更要預測未來,回答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?」的問題。
  • AI 專案中的角色: 科學家會利用工程師準備好的數據,以及分析師提供的洞見,建立一個機器學習模型。這個模型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即時行為,預測他最可能感興趣的商品,並將結果推送給前端系統,這就是「智慧推薦系統」的核心。他們是能點石成金的「煉金術師」。

協作的三角關係

這三者並非獨立運作,而是緊密的協作關係。一個典型的 AI 專案流程就像一場接力賽: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5/20112423yG37luLkGh.png

  • 工程師 打好地基,鋪好道路。
  • 分析師 在這條路上探索,繪製地圖,找到寶藏的可能位置。
  • 科學家 根據地圖,使用高科技工具進行精準挖掘,最終取得寶藏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5/201124230j2D5R5H1X.jpg

圖片來源參考:https://www.jeffwinterinsights.com/insights/data-engineer-vs-scientist-vs-analyst


結論:找到你的江湖定位

理解這三種角色的差異,不僅有助於企業組建高效的數據團隊,也能幫助有志投身數據領域的你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。你是享受建構穩定系統、打通數據血脈的工程師?還是熱衷於從數字中找出故事、影響決策的分析師?或是著迷於演算法與模型、創造預測未來的科學家?

無論選擇哪個門派,記住,江湖上沒有最強的個人,只有最強的團隊。


上一篇
Day 01: AI 時代的藏寶圖:為何說數據是新石油?
下一篇
Day 03: 萬丈高樓平地起:Database、資料倉儲與資料湖的三角對決
系列文
AI 江湖本無路,有了 Data 便有了路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